上理王佳韵老师课题组
高效基准:高吞吐量、低温驱动、快速吸附动力特性
明确凝胶内部气-液-固多相场水分子吸附机理
开发的高效吸附剂循环取水量高达2.55g/g,单位体积吸附量高达3.0g/cm3
解吸温度低至45°C
提出“降热损—聚光热—强冷凝”循环优化路径
探索材料-吸附床-装置层面的热湿传递动力学特性
构建取水潜能预测模型,以取水量及能耗为指标形成地域取水方案
根据特定地域、特定气候形成取水方案
通过结合二氧化硅(SiO2)纳米纤维、海藻酸钠(SA)和浸渍氯化钙的还原氧化石墨烯(rGO)基体,构建了一种高效的发电膜。所得的SA–SiO2–rGO(SSG)薄膜在80 % RH和30 °C下具有1.6 g/g的较强吸湿能力,离子电导率为1.46 Sm-,离子电导率相对较高。